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课件 > 正文内容

《比一比》中班教案

zhao_admin3个月前 (03-12)数学课件26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比一比》中班教案(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比一比》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数学区――比较7以内的两数关系

目标:

1、发现7以内前后两数之间多1和少1的关系。

2、学会按照数量的多少排序。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活动准备】

会沉的材料、会浮的材料,装有清水、盐水与糖水等水盆若干,记录表。

【指导要点】

一、1、感知7以内数量,点数操作盘中的点卡。

2、感知7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引导幼儿目测点数,比较7以内相邻两数多1和少1的关系。

问题:点卡上有几个点子?比7多1的点卡是几?比7少1的点卡是几?

3、按数量多少排点卡或数卡。

二、介绍开设区域

1、科学区(各种各样的杯子(一)):提供各种不同形状、材质的杯子,引导幼儿区分各种杯子,知道名称。了解各种杯子的特性,并能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2、语言区(借你一把伞):提供借你一把伞的背景图,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较清楚地讲述图片内容,理解适合自己的东西不一定适合别人的道理。

提供木偶、卡片、图书,引导幼儿说:请把……借给我,好吗?等句式。

3、绘画区(繁华的街头):继续提供繁华街景的课件或图片、水彩笔等绘画材料,大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房屋。

4、操作区(筛花生、绿豆、米):继续提供筷子一双、小筛一个、小碟,花生、绿豆、米若干,让幼儿练习用筷子夹的动作。

5、手工区(我设计的船):提供各种建构材料、泥塑及制作船材料的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等工具,让幼儿初步学会用多种材料制作喜欢的船,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6、运动区(轮胎):继续提供轮胎若干,探究轮胎的各种玩法。

三、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四、收拾材料、集中讲评。

角色游戏:饮食店

(一)理发店娃娃家医院游戏总目标:

1、对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能自愿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

2、积极参与游戏表现各角色的行为、活动,逐步拓展游戏主题和情节。

3、能与同伴友好协商、合作,尝试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

4、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学会在游戏中使用礼貌用语。

饮食店一游戏目标:

1、了解厨师、收银员、顾客不同的角色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简单的对话。

2、积极参与游戏环境的布置,感受快乐。

游戏准备:

1、经验准备:与爸爸、妈妈一起到小吃店进餐,观察了解小吃店的人员及环境。

2、物质准备:餐具(一次性纸盘、汤匙、叉子等),材料(饺子、面条、扁食、等食物)小吃店PPT。

3、环境创设:收集餐具、用具布置游戏环境。

游戏过程:

1、谈话引入师:你们有吃过小吃吗?(引导孩子们回忆)师:你们去过的小吃店是什么样子的?

师:你们吃过什么小吃呢?我们尤溪有什么小吃?

(引导幼儿说出清汤面、筷子面、白@、鱼丸、粉干等)

2、交流经验师:小吃店里有什么?工作人员是怎么工作的?

3、教师播放PPT教师过程讲解一边做动作。

4、提出规则

(1)工作人员不能随意的走动,要负责好自己的岗位,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2)顾客要明确自己的身份。

(3)游戏结束后要把玩具送回家。

5、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教师事先分配好角色,幼儿也可以自主选择要扮演什么角色,(教师要特别跟幼儿强调不能大声喧哗和随意走动)

6、幼儿游戏,教师巡视指导。

7、游戏评价

(1)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游戏体验、感受,交流小吃店里游戏开展的情况。

(2)教师针对营业员的服务表现和顾客的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比一比》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运动水平,提高幼儿的肌体协调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促进幼儿手脚和全身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一些小型的篮球架和小篮球(幼儿分成几组,数量就为几)。

活动过程: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

2、每一小组都排成一列,站在统一的起跑线后。

3、排头小朋友跑到篮球架处(距离幼儿队伍1015米),然后跳起来投篮。

4、要求捡起投进篮筐的球,抱着球跑回出发地,把球交给后面的幼儿。

5、第二名幼儿接到球后,重复第一名幼儿的动作。

6、以此类推,直至排尾幼儿抱着球回到队伍中,才算结束任务。

7、比较哪组幼儿投进的最多则赢得比赛。

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幼儿的安全,特别是队伍中幼儿会出现推搡的动作,尤其要当心。应多做提醒!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但是对于小班来说,既要让他们记住活动内容又要保证安全还要活动的井井有条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本次活动时我始终都以语言来提示幼儿注意安全。

《比一比》中班教案 篇3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

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 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 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 整理好。

活动反思:

根据新《纲要》中的第二条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及第四条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了能提高本班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及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针对本班幼儿存在的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为了让本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根据幼儿的特点及活动内容,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教学方法:

1、观察讨论法

在活动导入部分设计了让幼儿观察,发现问题,产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发幼儿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讨论法是让幼儿去说,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

2、演示验证法

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采用此方法。演示验证法是通过进行实际操作演示,验证结果。

3、尝试操作法

采用此方法能够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幼儿是主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因此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以发展。

4、记录法

对测量的结果作记录,是对记忆的延长,并能让幼儿学会做事情的记录方法。

《比一比》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2)愿意用语言讲述比较的结果,获得探索的乐趣

重点:

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与宽窄

难点:

讲述比较的结果

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粗细、宽窄不同的物体,如:铅笔、毛线、积木、宽窄卡纸等

活动过程

(1)导入,孙悟空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 老师:小朋友们知道孙悟空吗?孙悟空的金箍棒让它变粗可以变粗,变细可以变细,今天老师也来教你们这种本领幼儿:……

(2)观察物体,出示毛线和铅笔,区别粗细 老师:看老师手里拿的东西,我们比较一下哪个粗?哪个细?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粗,xx比xx细)

(3)出示彩色卡纸,区别宽窄 老师:宝贝们,看下老师手里拿的卡片,我们观察比较一下,哪个宽?哪个窄?

幼儿:……(引导幼儿说xx比xx宽,xx比xx窄)

(4)比一比,说一说

A、玩游戏,请小朋友找物体,比一比,说一说,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它是粗的或细的?

B、再请二组小朋友比较宽窄(引导幼儿说通过比较知道的)

C、总结:我们小朋友都很棒,都学习到了像孙悟空一样的本领,知道了我们是通过比较知道粗细、宽窄,能掌握辨别粗细、宽窄的本领

活动延伸

我们小朋友以后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对物体的粗细宽窄作出对比,回到家里也可以并做好记录。

《比一比》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学会简单的比较方法,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2、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3、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重点: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难点: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瓶子、杯子、套娃等等。

2、演示教具:两棵高矮不同的树。

活动过程: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

1、出示两个娃娃,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啊?(两个娃娃)我把她们都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看看这两个娃娃谁比谁高?谁比谁矮?(大娃娃比小娃娃高,小娃娃比大娃娃矮。)”

2、再出示一个中娃娃,引导幼儿比较。

“我还有一个娃娃,我也把她放在这张平平的桌子上,并放在这两个娃娃的中间,这里就有1、2、3三个娃娃。看看她比哪个娃娃高?比哪个娃娃矮?(比这个小娃娃高,比这个大娃娃矮。)原来她们是比过以后才能知道高矮。”

二、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

1、请一高一矮两个幼儿上来比高矮。

“刚才我们的娃娃比过高矮了,那我们小朋友也来比一比吧,我先请这一组的两个小朋友上来,你们都站在平平的地板上。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一个中等个子的幼儿上来,三个小朋友比高矮。

“我再请一个小朋友上来,站在地板上,在这两个小朋友的中间,看看她比谁高?她比谁矮?”

3、我知道还有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来比一比,再请这组的两个小朋友上来。同上。

三、幼儿和树小组比高矮。

1、幼儿和大树比高矮。

“现在我请小朋友和别的东西比一比,知道是什么吗?(树)我把树放在平平的地板上,树高还是矮啊?(不知道)要想知道树是高还是矮是要有东西和它比的,那我请这组的一个(中个)小朋友来和这棵树比一比。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出示小树。“你们说是小朋友矮,那我还有一棵小树,也把它放在平平的地上,看看现在是谁比谁高?谁比谁矮?那小朋友和两棵树比一比是(小朋友比大树矮,小朋友比小树高。)”

3、我知道还有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想来和树比一比,再请那组的一个(高个)小朋友上来。谁最高?谁最矮?(大树比小树高,,大树比小朋友矮。)

小结:高和矮是要通过比较以后才能知道的,单独一个东西不能判断高矮。

四、按高矮排序: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玩具,这些玩具有高有矮,请你们在桌子上去比一比,按高矮来排排队。”

每个小朋友使用以下几类操作材料:

(1)按瓶子高矮排序;

(2)按套娃的高矮排序;

(3)用积木从低到高叠楼梯;

(4)按杯子高矮排序;

(5)按小棒高矮排序。

2、讨论:请个别幼儿把排好的玩具拿到讲台来,这是什么玩具?数数有几个?教师指其中一个问,说说比这个玩具高的有哪些?比它矮的有哪些玩具?

五、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今天我们学会了怎么样比高矮,现在我们从矮到高排着队,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可以比高矮。”

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

《比一比》中班教案 篇6 一、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已经在细心观察,他们会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分析,如:在餐后活动时间,小朋友喜欢聚在一起讨论外面横着竖着的栏杆,有的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说明幼儿对同类事物开始作比较了,但还不会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数学活动《比粗细》的教育目标在于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感性认识,会用多种测量方法比较物体粗细,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达,通过分层投放材料的操作,培养幼儿的探索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目的:

知识与技能: 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并用语言准确表达。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游戏等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幼儿的探索欲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知物体的粗细。

难点: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粗细。

四、活动准备 :

1、图片:粗细不同的茄子、大树、萝卜。

2、粗细不同的纸棒、水彩笔、吸管、旺仔瓶等实物。

五、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游戏法。

六、活动过程:

(一) 通过玩游戏“粗宝宝、细宝宝” 引出主题,初步感知物体的粗细。

1、教师出示两根纸棒,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一个粗一个细。)

2、请幼儿将纸棒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纸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个小盒子上有什么?(有两个洞洞。)这两个洞洞有什么不同呢?(一个大一个小。)你能看出哪个是粗宝宝家的房门,那个是细宝宝家的房门?

(2)介绍活动规则。

(3)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纸棒的粗细。

请个别幼儿在藏宝袋中拿出一个粗的和一个细的物体,并说一说你怎么知道它是粗或细的?启发幼儿了解粗细必须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指认)

(二) 启发幼儿感知物品的粗细,并按粗细进行分类。

1、出示所比较的物体的图片。

2、引导幼儿观察物体,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细。

师:出示两根茄子,请幼儿仔细看看,这两根茄子有

什么不同?(一根粗,一根细。)

师:出示两棵大树图片,小朋友再仔细看看,这两棵树有什么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细。)

3、启发幼儿将物品按粗细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这些物品可以怎样分类呢?

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操作,其余的幼儿观察。

(三) 幼儿集体操作。

师:请小朋友完成数学课本中第29页的内容,看一看图中的物品,哪个粗,哪个细,请你把细的物品圈出来吧。

(四) 游戏:说相反。

幼儿跟老师玩“说相反”的游戏,加深幼儿对粗细的认识和理解。

(五) 活动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知道了通过比较能够知道哪个物体粗,哪个物体细,物品的粗细是相对的,同类物品,不同类物品,除了粗细不同,在大小,颜色,长短等方面也有区别,小朋友一定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找出它们不一样的地方。

(六) 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出粗的物品和细的物品,看谁找得又多又快。

活动反思:本次三课活动,我上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一比》(比较粗细),活动一开始我通过游戏“粗宝宝、细宝宝”引出主题 ,初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粗细。因为,粗细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在出示两根粗细不同的纸棒时,有的幼儿说这个大、那个小,这个胖、那个细,但幼儿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物体的粗细。

在这一环节上应该多出示些粗细不同的物品为幼儿作比较,通过比较得出其结论。在操作过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几种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笔、旺仔牛奶盒、彩笔盒等粗细不同的物品,来引导幼儿通过比较并正确表述物体的粗细,幼儿们在表述的时候大多数能明确说出物体的不同,还有部分幼儿不能准确的表述。在展示图片上时间有点长,到了后面的环节就有些显得时间有些仓促。

总的来说,在本次活动中,部分幼儿对粗细没有生活经验,在学习时,这部分幼儿掌握的不是太好,还需要加深幼儿对粗细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将取长补短,引导幼儿们在活动中学习更多的知识。

《比一比》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初步学会记录。

2.使幼儿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大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天枰、记录纸、笔、大皮球和小皮球、泡沫积木、磁铁、梨、苹果等;

幼儿每组一份材料:天枰、幼儿记录表、笔、实物若干份(塑料蛋壳与铁质小汽车、磁铁与橡胶玩具、橘子与香蕉、积木与乒乓球)

活动过程:

一、了解天平秤的名称及使用方法。

出示天平秤:让幼儿观察,并知道天平秤的原理。

二、探究新知识

1、看一看,猜一猜,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师:出示一个大皮球和一个小皮球,你知道谁轻谁重呢?

用句子……重,……轻和……比……重轻来说明物品的轻重。

你们又是怎么标记的轻重的呢?(箭头)

2、掂一掂,比一比:(两个物体的轻重)

(1)教师出示1块泡沫积木和1块磁铁,让幼儿分组用各种方法比出它们的轻重。(你们都认为不能用眼睛看出来)那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比较它们的轻重呢?

(2)师:现在请一个幼儿用掂一掂的方法比较泡沫积木和磁铁的轻重。老师这还有好多东西,你们用什么方法分出它的轻重?(端一端、提一提、掂一掂)

(3)有幼儿说,他反复掂了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它们的轻重不是很明确,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办呢?(对了,我们可以借助秤这种工具称一称,现在,我们用天平这种秤称一称。

4、称一称,比一比。

(教师示范称一称苹果和梨)师:谁轻谁重呢?你怎么看出来的?(很多同学都看出来了,放苹果的这边矮,说明苹果重垂下去了,放梨的这边高,说明梨轻翘起来了。(这边是垂、这边是翘)

三、幼儿分组操作活动――比较两种物体轻重。

(1)要想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还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请幼儿每两人一组从篮子里拿两样东西比轻重,轮流操作。

(2)请幼儿与同伴交流操作结果。

四、活动小结:

师:小朋友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比较物体的轻重一般用哪些方法?在哪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法?

(比较物体的轻重有很多的办法,一眼就能看出轻重的物体,我们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当看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掂一掂的方法;当掂不出又看不出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称一称的方法。)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我认为本次活动的不足是活动时间较长,下次活动各环节应更紧凑。

《比一比》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故事,理解内容,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发准字音“李”、“梨”,理解“多少、大小、长短”。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善于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大书、积木、帽子和方巾、长和短的物体。

2、幼儿操作材料。

3、幼儿对数与量之间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书,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本大书,哪这是什么书呢?

问:封面上有什么?你们想想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察大书,理解故事

1、阅读书2―4页

(1)师:一天天气很好,阿比到西山去,阿吉到东山去,你们看一看他们采来了什么?(认识“梨”和“李”)

(2)师:他们要来进行比较,谁来帮他们比一比?(幼儿用积木进行比较)

2、阅读书7―15页

(1)过渡:小朋友,你们观察一下,是帽子大还是方巾大?(幼儿进行比较)

(2)师:好,哪让我们看一看阿比和阿吉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问:他们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4)小结:小朋友,方形和圆形能不能比?原来图形不一样是不能进行比较的。

3、阅读16―23页

(1)师:接下来他们又要比什么?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2)问:接下来他们又比什么啦?又是怎样进行比较的?谁来比一比?

4、完整阅读大书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本大书。

三、幼儿观察,比较物体

幼儿操作,比一比。

【活动评析】

活动开始,我通过观察大书封面,猜测故事内容,引起幼儿兴趣。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我分段让幼儿欣赏,并在分段欣赏时发准相近字音、理解相应词汇。在理解每段内容的时候我还让幼儿进行简单的“比一比”,感受故事中的情境。幼儿在“比一比”的过程中情绪很高涨,很快就理解了词汇“多少、大小、长短”。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9796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课件(人教版7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课件(人教版7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一、大运河的开凿(七下P3-4)“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将杜之转输,其为利耶博哉!” 隋朝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隋朝对后世最重要的贡献。 1、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

数学 指数与指数函数

数学 指数与指数函数

5/3 1/64 1除以4的3次方根 1除以3次根号下y的平方 3次根号下(a+b)^2 a^(1/2) a^(3/4) 指数式与指数函数有区别吗,﹣2的三次...

六年级数学基础训练上册一道数学题

六年级数学基础训练上册一道数学题

第一个同学与其他同学的比是1/2:1=1:2 1+2=3 第二个同学与其他同学的比是1/3:1=1:3 1+3=4 第三个同学与其他同学的比是1/4:1=1:4 1+4=5 13÷(1-1/3-1/4-1/5)=60(棵) 五年级下册人教版...

八年级上作己知角的平分线课件

八年级上作己知角的平分线课件

无刻度的直尺作角平分线?把直尺当圆规用就行了在直尺上选取一段长度L,在角两边上各取一点,到角顶点O的距离为L,记作C和D,再分别以C和D做圆心,另一固定长度L'(L'可以等于L)画弧相交于某点P,则射线OP就是该角的角平分线 如何作三角形...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的高考上线率,尤其文科(需注明本一,二,三,包括专科),答案若满意会提高悬赏分

福建省龙海市港尾中学的高考上线率,尤其文科(需注明本一,二,三,包括专科),答案若满意会提高悬赏分

近两年高考上线率已经下滑了,远远追不上龙海浮宫中学的高考上线率了,但港尾上本二的人数还是蛮高的吧,还有从今年开始,福建没有本三批的录取了 请点击龙海教育网,咨询一下吧,那里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节课怎么上?开场白说什么?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节课怎么上?开场白说什么?

自我介绍的话:首先介绍自己,要轻松诙谐的介绍,因为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小朋友还没有适应小学生的角色,所以不能有太大的压力。接着可以趣味问答,举手回答生活中的数学,告诉大家数学的重要性。要互动,要有表扬。下面有个例子~~~上课的话:在小学一年级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