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学课件 > 正文内容

高中数学基础不好的人,上大学后怎么才能学好高数?

zhao_admin11个月前 (06-16)数学课件42

数学是一门成体系的课程,是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成绩才会的本质的提升。

我不太清楚你现在是高几的学生,数学学习一定是要讲究学习方法,为什么很多成绩中等的同学,学习非常努力,学习得非常辛苦、非常累,而效果不明显,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好的学习时间规划,学习效果肯定是好不了。

只要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有主动学习的动力,那怕是高三,提分空间也是非常大的。当然这个过程肯定是有点点痛苦,这也是需要同学强大的学习主动性。

最后,祝高考顺利!

大学数学到底有多难?能简单与高中数学比较一下吗?

大学数学的知识点比高中数学多多了,难度也比高许多,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大学数学里面的数学公式比你高中见到的要长许多。最重要的就是高中数学能够在那个高中的学习环境里面重复练习,自然难度会少很多。而在大学里面数学课程在一个星期里面节数是有限的,比高中里面少很多很多。但是大学里面老师一节课讲的知识点可能比你在高中一个星期里面学的还多。

在大学里面老师也不会给你布置像高中那么多的数学作业,一切全靠自觉。自己提前预习,自己多刷题,自己多看看书。要不然大学数学还是让人头疼的。

千万不要听别人说:到大学里面就轻松了。这个其实是骗人的。大学里面的课程并不轻松,如果你轻轻松松的的度过,那么你的成绩也不会优秀(不排除智商高的),会限制你在大学里面许多的发展,成绩不优秀也会让错失许多发展的机会。

高中数学题,中档难度的基本我当时看一遍就知道套路,然后立刻就能解出来。大学的题,特别是当高数后面的多重积分就是知道套路都有可能解不出来。我觉得大概还是缺乏足够的训练。高中毕竟整天就练那几门吧。

如何自学大学数学?

虽然是数学专业的,但也避免不了自学,所以可以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不过大学数学内容繁多,也只能就其中某些方面谈谈了,但方法应该都是类似的。一旦你决定自学某个课程或者某些章节,那就应该坚持完成,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就是浪费时间精力了。

首先要找好的参考书。什么是好的?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基础差的可以先从写得简单而且薄一点的书开始,基础好的可以看经典而具有一些难度的教材。国内数学教材大多为人所诟病,原因便在于其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仓促拼凑而成的东西,逻辑性,连贯性都很差,称之为“垃圾”毫不过分。写得好的虽有但也不多。

以最重要的数学基础课数学分析(非数学专业一般学微积分)为例,自学的话可以选择从华东师范大学版或复旦大学陈纪修版入手。自学的主力教材最好就用一本,跟着连贯的思路学下去,不要在几本教材之间穿插,否则容易失去主线,学不清楚。参考书的话不得不推荐菲赫金哥尔茨的三卷本巨著《微积分学教程》,它兼具了理论性与应用性,是非常好的参考书,但作为自学教材的话还是厚了点和难了点。

选择教材的时候大家先在网上查一查搜一搜,参考一下大家的建议,选择比较适合自己的。

其次说一下自学与练习。

认真看教材是第一位的,弄清概念定义并且要熟记,一步一步思考看懂之后的定理,遇到不懂的先要多想想,然后可以参阅一下相关的参考书或者咨询懂的人。由于是自学,所以大多数困难需要自己面对,要来回看反复看,第一遍尽量多弄懂一些,也不急于完全记住,不懂的可以做标记先剩下。拿着一本书,重要的是要通过学习在自己头脑中构建出知识体系来,并不急于完善所有细节,就像盖房子一样,先有结构后装修。

既然是学习,那就少不了练习做题。大学数学教材课后题一般都具有一定难度,而且大都没有答案或提示,一开始做起来可能会不知所措。以高等代数为例说说做题。高等代数的定义定理其实并不太多,但习题却千变万化多得惊人,所以最好找一本有答案的习题集,例如杨子胥的《高等代数习题集》,习题内容比较全面,有难有易。开始的时候可以读一些题,初步掌握一些方法技巧后再做,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只要能坚持,水平可以明显提升。类似的习题集大家可以在网上找找,多做一做总是好的。

最后就是总结和提高了。初步自学后,知识体系大概就能构建起来了,没弄懂的要回头再看,补充好细节,最好能记录下来,毕竟这些是自己思维或知识上的弱点。有了基础之后最好读一些经典以便巩固和提高,因为没有什么比大师经典更好的教材了。

自学贵在坚持,唯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所收获。希望我的这些浅薄的体会能帮到想自学数学的同学们。

共勉!

大学数学较高中要难,因此我也在课上课下、社团招新的时候无数次听到有人说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没有学习数学的天赋(笔者为数学专业,同时参与数学社团工作)。在这里,我想告诉各位自诩“数学天赋差”的同学,数学差不是由基因决定的。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达到现在的阶段,与其他物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我们有进化或者说适应环境的能力。对于一个英语差的人,要提升他的英语能力不需要让他经历几百年的自然选择,只需要告诉他英语六级不过的话就没法毕业即可。

因此,数学差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习时间不足以及学习方式的不当。当我们在一门学科中投入大量时间后,必然会对该科目的学习有一定的见解。就我而言,我政治一直不好,从初中开始就不好,但不能说我没学政治的天赋,是因为我不喜欢政治的学法,没有养成反复背诵记忆的习惯。同理,我们可以说自己学不好数学是因为不喜欢数学,没有在初高中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但万万是不能归因于天赋或者基因的问题。当然,有的人既能学好数学,又能学好政治、经济、法律等科目,那是因为他拿别人打游戏的时间去学习掌握背诵技巧了;也有的人既学不好数学,又学不好政治、经济、法律等科目,那是因为他不仅拿大家打游戏的时间去打游戏了,而且还拿本该学习数学的时间去打游戏了。所以我们是要当哪种人呢?

数学的重要意义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一切科学,包括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当然,例如政治、法律等科目似乎没有合理的数学模型构造,但我觉得那是它们自己的问题应该加以认真反思才行,没有数学基础的科学就像没有人投钱的项目或者单纯被贪官奸商拿出来圈钱的项目,或许有且能够存在下去,但也该思考一下自己为啥这么菜了。

我们学习数学,其实就是在学习自己的专业课。如果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专业课与数学结合的不够紧密,产生了数学对专业课不重要的错觉,那么,怎样让数学与自己的专业课紧密结合就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现代数学框架体系的构建

集合论:现代数学的共同基础

现代数学有数不清的分支,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集合论,因为它,数学这个庞大的家族有个共同的语言。集合论中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集合,关系,函数,等价,是在其它数学分支的语言中几乎必然存在的。对这些简单概念的理解,是进一步学习别的数学分支的基础。

在集合论的基础上,现代数学有两大家族:分析和代数。至于其它的,比如几何和概率论,在古典数学时代,它们是和代数并列的,但是它们的现代版本则基本是建立在分析或者代数的基础上,因此从现代意义说,它们与分析和代数并不是平行的关系。

分析:在极限基础上建立的宏伟大厦

分析从微积分开始发展起来,牛顿莱布尼兹发明了它,柯西等人将它发展成了一种严密的语言(虽然没有完全解决,比如对不连续函数的可积问题没能给出方案)。

之后,在极限思想的支持下,实数理论在这个时候被建立起来,它的标志是对实数完备性进行刻画的几条等价的定理(如柯西收敛,确界,区间套等)。随着对实数认识的深入,如何测量“点集大小”的问题也取得了突破,勒贝格创造性地把关于集合的代数,和外测度的概念结合起来,建立了测度理论(Measure Theory),并且进一步建立了以测度为基础的积分——勒贝格积分。在这个新的积分概念的支持下,可积性问题变得一目了然,实变函数成型。

对于应用科学来说,实分析似乎没有古典微积分那么“实用”——很难直接基于它得到什么算法。但它为许多现代的应用数学分支提供坚实的基础。例如,拓扑学(把分析从实数域推广到一般空间),微分几何(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等。

代数:一个抽象的世界

线性代数在代数中处于基础地位,线性代数,包括建立在它基础上的各种学科,最核心的两个概念是向量空间和线性变换。线性变换在线性代数中的地位好比连续函数在分析中的地位,它是保持基础运算(加法和数乘)的映射。

其上有泛函分析(从有限维到无限维),调和分析,李代数等更多内容,调和分析包含的傅里叶分析在工程、物理学中有大量应用。

以上现代数学体系是想让喜欢数学的同学了解自己现在所学的科目的重要意义,以及今后进一步学习的漫漫长征路,明确自己该按照怎样的态度去学数学分析与高等代数。上述内容我学过的也不多,也就学了基础的部分以及实变函数,还有无尽的远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6916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