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课件 > 正文内容

地理为什么岩石圈平均厚度为70~100公里,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公里,如果多一点不奇怪,但多了这么多?

访客2年前 (2021-05-12)地理课件75

地壳是指地球的固体外壳。是地球最外的一个固体层,即位于地面与莫霍面之间的部分。由岩石组成,其岩石的密度在3.0克/厘米3左右,而整个地球平均密度是5.52克/厘米3,可见组成地壳的物质是比较轻的。但地壳又是岩石圈的组成部分。为了说明地壳和岩石圈的关系和区别,分别对其厚度、成分、结构等特征加以分析。

地壳在全球的厚度和成分极不相同,结构也不一样。就厚度看,大陆地壳较厚,平均为33公里,高山地区厚度更大,例如青藏高原的厚度在70公里以上,是地壳最厚的部分。大洋地壳较薄,一般厚度在5~8公里,例如太平洋的最薄处还不到5公里,该洋中部是世界上地壳最薄的地方,说明地壳下界面(即莫霍面)也是起伏不平的。

就成分和结构看,根据地壳化学组成的差异和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在大陆地壳深度为22公里左右处存在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间断面,即康拉德不连续面,把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含硅73%,铝13%,铁镁共8%,由于硅、铝较多取名为硅铝层,此层成分和物理性质与密度较轻的花岗岩类相似(密度约2.7克/厘米3),又叫花岗岩层,是个不连续圈层。下层含硅49%,铁镁18%,由于镁铁成分增多,故称硅镁层,主要由比重较大的玄武岩类组成(平均密度2.9克/厘米3)。因而又叫玄武岩层。

硅铝层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例如在太平洋中部硅铝层就没有。

地壳表层由于大气、水、生物等作用而形成诸如泥砂、砾石、土壤等松散的堆积物,以及堆积物而形成的沉积岩层。

大陆和海洋之间的岛弧地带及部分大陆边缘地带地壳厚度和成分均具过渡性质。

因此地壳厚度的差异和硅铝层的不连续分布是构成地壳结构的主要特征。

岩石圈则是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所组成。在莫霍面到1000公里深处的上地幔的上部(地面下约60~250公里之间),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很高,使岩石接近物质熔点处于塑性状态,叫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此层也是个显著的地震波低速层。

人们把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划入岩石圈的范围。可见地壳仅是岩石圈的一部分。

岩石圈平均厚度为70~100公里,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公里。从人们现在所认识的地质构造现象,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都位于岩石圈内。板块构造理论的单位——板块,即由岩石圈划分而成的不同块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PPT写作技巧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ppt3000.com/post/12365.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